0%

Open Source Summit Japan 2020 Virtual 参会总结

这次会议的举办地在日本,相当一部分的主题演讲由日本工程师做出,说明日本的企业(特别是大型企业,例如日立、丰田、富士通、NEC等)在参与开源项目特别是Linux基金会旗下的项目时比较热情。

毫无疑问,最火的主题都是云原生基金会CNCF旗下的项目,开源追踪和遥测协议open telemetry, 开源服务网格协议open service mesh/service mesh interface, 以及kubernetes上的无服务框架knative都有工程师进行了介绍。

通过观看上面一些主题分享,我觉得开源已经不再是一个组织或个人自己搞出一个软件,然后公开源代码,让大家来使用,而是先在开源社区或者基金会旗下联合起来,制定一个公开的、共同的标准和协议,然后请社区的开发者一起来实现或请现有的开源软件来遵守和适配,这样大家可以集中力量开发和推广,避免了时间和人力的重复以及多个相同功能的产品的碎片化。同时也可以得到商业客户的认可,客户可以放心的采用在开放标准和协议下开发出的产品,不必担心被某一款特定产品所绑定。

一些参会企业介绍了内部参与开源项目的一些经验,例如,不能随意的参与开源项目,要参与到由大的基金会例如Linux基金会背书的项目里去,这样可以保证项目的长期健康发展。

本次会议最大的热点(也可能因为本次会议涉及的汽车项目比较多),是边缘计算,用Linux基金会Edge组织总经理的话说,边缘计算就是下一代的云计算。这里面既有立足于kubernetes平台的kubeedge/k3s等, 也有linux基金会edge组织旗下的Akraino/EVE/Homeedge/OpenHorizon等项目,应该说,目前是一个比较适合进入边缘计算领域的时候。

Redhat的技术分享也有一些,集中于Openshift在边缘计算上的应用, 以及ansible的应用。

另外以RISC-V为代表的开源硬件也有介绍,这应该是当前CPU架构方面最热的研究方向了。

还有一些个人开发者,利用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,做出的一些小规模项目,例如开源的语音助手susi.ai,应对新冠疫情的呼吸机,带给我的启发是,当需要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时,在license合规的情况下,完全可以从开源项目里找一下实现方案,不必要从头开始写代码。

以上就是我这次参会的总结,总体的感觉是,在Linux基金会旗下,开源项目(无论是公司的产品项目,还是个人的业余项目)都非常的活跃甚至说是竞争激烈,作为开发者,我们应当保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,挑选一些策略性的方向,积极参与进去。